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五推文 > 其他类型 >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朱元璋李善长小说结局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朱元璋李善长小说结局

唐唐小可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一番话,说得感人肺腑,潸然涕下。但李善心里清楚,这老朱这纯粹是戏精上身,生来就有着绝佳的表演天赋。临别之际,故作挽留,只是为了彰显自己重情重义罢了。反正两片嘴皮一碰,浪费点唾沫星子而已,自然怎么好听怎么说了,又没啥成本。实际上,巴不得你早点走呢!何况,就算他真心实意,求爷爷告奶奶,想把老子留在京城,那也没得商量。开玩笑!手里攥着宝贝系统,不赶紧回去开荒种田,实现发家致富的美梦,还等什么?难不成留下来等死?想到这一层,李善收敛心神,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世界,正襟危坐,开始见招拆招。拼演技是吧,看咱们谁更会演!就凭老子曾经观摩过上百部电视剧的深厚底蕴,还能输给你?不给你感动哭了,算我输!至此,只见他抬起头,与朱元璋四目相对,故意装出依依不舍...

主角:朱元璋李善长   更新:2025-01-11 19: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善长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朱元璋李善长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唐唐小可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番话,说得感人肺腑,潸然涕下。但李善心里清楚,这老朱这纯粹是戏精上身,生来就有着绝佳的表演天赋。临别之际,故作挽留,只是为了彰显自己重情重义罢了。反正两片嘴皮一碰,浪费点唾沫星子而已,自然怎么好听怎么说了,又没啥成本。实际上,巴不得你早点走呢!何况,就算他真心实意,求爷爷告奶奶,想把老子留在京城,那也没得商量。开玩笑!手里攥着宝贝系统,不赶紧回去开荒种田,实现发家致富的美梦,还等什么?难不成留下来等死?想到这一层,李善收敛心神,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世界,正襟危坐,开始见招拆招。拼演技是吧,看咱们谁更会演!就凭老子曾经观摩过上百部电视剧的深厚底蕴,还能输给你?不给你感动哭了,算我输!至此,只见他抬起头,与朱元璋四目相对,故意装出依依不舍...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朱元璋李善长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一番话,说得感人肺腑,潸然涕下。

但李善心里清楚,这老朱这纯粹是戏精上身,生来就有着绝佳的表演天赋。

临别之际,故作挽留,只是为了彰显自己重情重义罢了。

反正两片嘴皮一碰,浪费点唾沫星子而已,自然怎么好听怎么说了,又没啥成本。

实际上,巴不得你早点走呢!

何况,就算他真心实意,求爷爷告奶奶,想把老子留在京城,那也没得商量。

开玩笑!

手里攥着宝贝系统,不赶紧回去开荒种田,实现发家致富的美梦,还等什么?

难不成留下来等死?

想到这一层,李善收敛心神,把思绪拉回到现实世界,正襟危坐,开始见招拆招。

拼演技是吧,看咱们谁更会演!

就凭老子曾经观摩过上百部电视剧的深厚底蕴,还能输给你?

不给你感动哭了,算我输!

至此,只见他抬起头,与朱元璋四目相对,故意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

“其实,臣也不想离开您啊!”

“想当初,臣不过是一介布衣书生,身无长技,只会寻章摘句,念几篇道德文章......”

“乱世之中,有幸相逢陛下这样的英明之主,才能施展生平所学,略尽犬马之劳,至此已别无所求!”

“后新朝成立,又承蒙陛下信赖,委以重任,封为尚书左丞相,统领百官,负责处理朝中一切事务!”

“您的知遇之恩,臣定当铭记于心,虽九死也不能报答万分之一,不敢再劳烦您费心了。”

“从今以后,即便远离朝堂,臣定当每天焚香祈祷,敬告上苍,保佑我大明风调雨顺,国力蒸蒸日上......”

“也保佑您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一套信口拈来的说辞,把朱元璋的龙屁拍得震天响。

整个人云里雾里,如听仙乐耳暂明啊!

不由得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甚至有些怀疑,这位追随自己多年的老伙计,一直自命清高,总端着读书人的架子,怎么突然变得会说话了?

而且,句句都戳到了心坎,好听极了。

甚至某一瞬间,他真的想把人给留下,不许其告老还乡!

即使从此赋闲在家,不再过问朝政,只陪他聊天喝茶,也是可以的。

念及至此,朱元璋顿时哈哈一笑,故作谦虚道。

“善长,言过了!”

“没有你们竭力相助,用心辅佐,仅凭咱一个人,如何能在乱世中重整山河,定鼎天下?”

“能有如今的局面,你更是厥功之首,不可磨灭!”

说到这里,他稍作沉思,接着提起了一件往事。

“几年前的鄱阳湖之战,你还记得吗?”

“咱们以二十万对六十万,可谓敌众我寡,势力悬殊!”

“但结果如何?”

“咱们众志成城,苦战了整整一天,硬是将陈友谅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这其中,当然有将士用命,奋勇拼杀的功劳。”

“还多亏你坐镇后方,夜以继日筹划调度,把运输粮草军械,辎重马匹安排的面面俱到。”

“否则,安能取得那场空前的胜利?”

由于穿越时,全盘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加上自身对明史的了解,李善很快就想好了说辞。

谈笑间,就将脚下的‘皮球’踢了回去,给老朱奉上了一记高帽。

“陛下要是这么说,臣可就更加惭愧难当了!”

“臣依稀记得,鄱阳水战时,是因为风向的突然转变,陛下想到了火攻破敌,才扭转局面......”

“危急关头,连上苍都在暗中相助,这不正说明您是真龙天子,鸿运加身,理当坐拥江山,治理九州万方。”

此刻,朱元璋已经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嘴上连连谦让,心里却是美得不行。

打量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伙计,那是越看越顺眼。

同时想到。

不能就让他这么走了,今天一定要聊得尽兴才行。

哪怕多留一会儿也好!

很快,一个主意便在脑海中诞生。

“善长,咱们聊了半天,想必你是有些饿了吧?”

“咱马上吩咐御膳房,安排一桌酒菜,等会儿到御花园中小酌几杯。”

“就当是为你践行了!”

看着盛情款款的老朱,李善不禁摇头苦笑。

这回好了!

刚才还忆往昔,峥嵘岁月呢!

现在又把酒话桑麻了!

不过,既然是皇帝请客,临走前品尝下宫中御膳,也算不虚此行了。

正所谓,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

......

“来,先干了这杯!”

御花园中,一座六角凉亭内。

君臣二人在此开怀畅饮,把酒言欢。

两杯下肚,朱元璋心情大好,主动引起了话题。

“你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如果路上需要人手,尽管和咱开口,不必客气。”

李善放下了酒杯,随口说道。

“不必,不必!”

“这次,我们阖府上下,几十口人,一同启程。”

“以及臣的两个犬子,足够用了!”

朱元璋一听,微微皱眉。

他没想到,竟然走得这么彻底,看来是真不打算回来了。

便试探性的询问。

“咱有个主意,想听听你的意见。”

“干脆把你府上的两位公子留在京城,咱以后找机会,封他们个一官半职的,如何?”

对此,李善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分明老朱的以退为进之计。

无非是留下人质,好牵制住他。

老子怎么可能让你称心如意?

“陛下,臣的两名犬子,尚且才疏学浅,不堪大用。”

“臣想让他们回老家,安心读两年书,待学有所成,再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为陛下分忧!”

此话一出,朱元璋高兴坏了。

如此周密的安排,真不愧是老成某国的股肱之臣。

天底下,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话锋一转,又问。

“那要是将来朝廷遇到危难,需要爱卿出面相助,你会不会推辞呢?”

话音刚落,李善不假思索的表示。

“陛下放心,到时只需一封诏书。”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万不敢推辞!”

得到一连串的口头承诺,朱元璋更为蛮夷,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

“好好好!”

“有你这句话,咱便可高枕无忧了!”

“既然这样,不如来个喜上加喜如何?”

“咱的临安公主,年方二八,尚且待字闺中,与令郎李祺正好般配。”

“不如把他们两个凑成一段姻缘,你意下如何?”

李祺认真的想了想。

这个,可以有!

与皇帝结成亲家,终究不是什么坏事。

关键时刻,可以用作保命符。

至少,历史上的李祺,就是因为被封为驸马都尉,才在日后的浩劫中,侥幸逃过一劫。

“好!”

“那我就借这杯酒,谢谢陛下了!”

随着两人相视一笑,总算尘埃落地,皆大欢喜!


第十九章:神仙般的日子!

“哈哈!”

“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完成啦!”

经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大明朝第一副麻将牌,在李善长手中宣告完成!

其中,共有条子牌、筒子牌、万子牌各三十六张......

东西南北、中发白各有四张,属于基础配置。

由于刻上去比较麻烦,就没做梅兰竹菊之类的花牌。

看着自己的成果,李善长兴奋极了,活像个六十来岁的孩子,在庭院中手舞足蹈。

但很快,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就被一盆无形中的冷水给浇灭了,变得哇凉哇凉的。

麻将虽好,但眼下这个时代,没人会玩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来的游戏,万一不受欢迎,那可糗大了......

恰在此时,他的那群姬妾们闻声而来,把他围在中间,一顿叽叽喳喳。

“老爷,这是什么啊?”

“一个个小方块,看上去还挺好玩的。”

见引起了她们的兴趣,李善长直接顺水推舟,用布将麻将抱起来,近乎厚颜无耻的说道。

“这个嘛......是我发明的一种游戏。”

“叫麻将牌!”

听到这里,妻妾们左右打量了半天,没看出什么名堂。

终于,有个胆子大的,鼓起勇气说。

“既然是游戏,又是老爷您发明的,您就教我们玩玩呗!”

“反正闲着无聊,离天黑还早呢!”

其余的也有些耐不住寂寞,纷纷请求加入......

很快,所有人挤进了一间屋子,眼神满怀期待,翘首以盼。

“老爷,您先给我们讲讲规则呗!”

“这东西究竟怎么玩啊?”

作为麻将的‘创始人’,李善长当仁不让的兜售起了规则和技巧。

从最基础的吃卡碰,到什么牌型算和(hu),什么牌型赢的番数大等等,如数家珍,信口拈来。

前世,他就经常呼朋唤友到家里搓麻将,逐渐磨练成了麻坛高手,被称为牌桌上的常胜将军。

“其实,这东西没有多难!”

“你们只要记住,洗牌、码牌、抓牌、看牌......抓牌、看牌,和了!”

教一千遍,不如自己上手实践。

不多时,李善长点了三个比较机灵的小妾,坐下来一起玩。

其余人等,则搬来椅子,坐在旁边观摩,见教见学,眼神中跃跃欲试。

刚打了两把,一个叫秋兰的小妾玩得兴起,愈发的投入其中。

接着,她想到了个新的提议。

“老爷,还有姐妹们,咱们只玩牌多没意思啊?”

“要不,赌点什么?”

李善长闻言,立即表示赞同。

同时,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转瞬即逝。

哼,一群小丫头片子!

等老子认真起来,有你们好瞧的!

既然说到了赌钱,桌上又没人反对,坐在李善长对家的小妾低声问道。

“那......那玩多大的啊?”

“一局十文钱?”

这点蝇头小利,可入不了李善长的眼。

只见他十分阔气的一摆手,表情极为认真的说道。

“哎!十文钱太少了!”

“要玩就玩大的!”

“我觉得每局二两银子正合适!”

此话一出,小妾们的神情立马变得拘谨,感到囊中羞涩,并可怜兮兮的求饶道。

“老爷,玩的也太大了!”

“我们姐妹那点散碎银子,还留着买胭脂水粉呢!”

“谁像你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

“而且,这东西是您发明的,肯定比我们了解规则啊,太不公平了!”

见此情形,李善长叹了口气,故作为难道。

“小来小去的多没意思?”

“要不,咱们不玩钱,赌点别的?”

见没人反对,他一本正经的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别说老爷以大欺小!”

“这样,每局你们三家当中,有一家和牌就算我输......”

“是我先和牌,就是你们输,如何?”

至此,一众小妾才鼓起勇气,点头答应。

“老爷,那您说的赌注是什么?”

李善长故作沉思,过了很久,才暴露了内心的真正意图。

“为了不让你们的本钱输光,老爷我就吃点亏!”

“我要是赢了,每人弹你们一个脑瓜崩,必须要清脆带响的。”

言及至此,桌上的三个妙龄女子顿时捧腹大笑,一时间花枝招展,美不胜收。

搞了半天,就这种小儿科事情,简直太容易了。

她们还以为,老爷会趁机提出那种羞死人要求呢!

输了,最多也就是疼一下而已。

而且三对一,人多力量大,优势在我。

三个臭皮匠,臭死诸葛亮!

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这时,又一个问。

“老爷,要是我们赢了呢?”

“嗯......你们三家只要赢一家,老爷我心甘情愿的掏钱,每人十两!”

说着同时,李善长毫不掩饰的笑了。

恐怕,你们还不知道雀坛圣手的威名,到时有你们哭的!

......

“算了,不玩了!”

“赢的太多,实在没啥意思!”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过足了瘾的李善长,心满意足的结束了牌局。

从定下赌注开始,他就一次没输,把把通杀。

十几个小妾轮流坐上牌桌,都输得落花流水,无地自容,近乎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现在,他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蜗居乡下,享受富贵安乐的地主老财生活。

如果这是个错误,就让他一错到底!

如果这里是地狱,就让他滑向无尽的深渊,独自承受!

而且,像他这种曾经做过官,在朝中有着人脉背景的,在地方根本没人敢惹。

要是谁不开眼,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纯粹是寿星公上吊,嫌命太长了!

随便说句话,就能让县令带人来救场!

可惜,定远县终究是个小地方,穷乡僻壤的,远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盛景,舞榭楼台。

若能合二为一,那就完美了!

甚至,李善长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要花些心血,把定远县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各种娱乐设施配套齐全,吃喝玩乐、餐饮洗浴一条龙,青楼赌场什么的统统安排上!

到了这儿,不花个几百两银子,就别想走出去!

......

转眼,过了两个多月。

这天一早,李善长刚刚起床,耳边传来了久违的系统提示——

叮!恭喜宿主!

种下的第一批土豆已经成熟,请前往收获!


而吕昶却摇头苦笑,自顾自的向前走去......

当天夜里,锦衣卫诏狱。

杨宪穿着单衣,身披枷锁,面如死灰般坐在牢里。

从受人敬仰,位居百官之首的宰相,到无人问津的阶下之囚,速度不可谓不快。

当初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惨淡。

旋起旋灭,只在一瞬之间。

但即便是死,他也要把心里的疑问搞清楚。

究竟,是谁将他拉下神坛,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吕昶吗?

不!

那个老家伙虽然是户部尚书,官居二品,但远远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胡惟庸?

更不可能!

一个二流货色,只会上蹿下跳,摇唇鼓舌,怎么会是他的对手?

杨宪苦思冥想了一天,那个真正的答案,终于浮出水面。

没错!

朱-元-璋!!

看来,也只有他了。

随着念头升起,杨宪心中的疑团得到解决,不禁悲从中来,满眼唏嘘。

“呵呵......”

“帝王之心,果然深不可测呢!”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就掉进了这个巨大的骗局中,而且是自投罗网!

难怪,执掌中书省开始,自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大臣们无不巴结讨好,趋炎附势。

一些行为,连他本人都觉得有些出格。

但朱元璋却对此不闻不问,甚至有意纵容。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的野心日益膨胀,达到无法无天的程度,突破了所能容忍的底线。

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果断出手!

念及至此,杨宪仰天长叹,笑容中平添了许多悲凉与自嘲。

“原来,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是我被权力和虚荣迷晕了头,以为世间再无对手......到头来,只是玩了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朱元璋,你才是天下最大的阴谋家!”

捋清了思路,杨宪心中愤恨不平,恨不能挣脱枷锁,冲出囚笼,去皇宫找幕后主使算账!

可转念一想,有什么意义呢?

既然无法反抗,不如就逆来顺受吧,就当做了场梦......

不知不觉间,他怀念起了那位纠缠不清的死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

“哼,胡惟庸!”

“你自命不凡,要和我争夺宰相之位,老子直接送给你好了!”

“看着吧,早晚有一天,你会和我有相同的下场!”

“甚至,比我还要惨!”

......

十天后。

杨宪在晨风的沐浴下,被押往刑场。

以专势弄权,结党营私,欺君罔上,辜负圣恩等罪名,惨遭车裂之刑。

成为继商鞅之后,第二个享受到此等待遇的人。

同时,所拥有的财产全部抄没充公,妻儿老小一并流放到岭南。

不久,朱元璋再度展现出雷厉风行的做派。

火速提拔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继续维持朝堂运转。

此事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喜的自然是站在胡惟庸一边的淮西派。

毕竟,整垮了杨宪,没了对手,自然弹冠相庆,兴高采烈。

从今天起,正式步入属于他们的时代。

而原属于杨宪的浙东派,则每日如丧考妣,胆战心惊。

担心朱元璋借题发挥,快刀斩乱麻,把他们这些为虎作伥的爪牙一勺烩了!

甚至盘算着,在东窗事发之前,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但更多的人,看到了朱元璋心机深重,狠辣无情的真面目。

虽然都是开国勋贵,有大功于朝廷,可难保某一天,那把明晃晃的帝王之剑,会不会落到他们头上。

比如......那位青田先生。

如果说,之前刘伯温还心存一丝侥幸,认为只要老老实实,就能躲过血光之灾,度过余生。


“哦?”

“他们聊了什么没有?”

听罢,朱元璋抬起头,饶有兴致的问道。

面对上位者的威仪,毛骧不自觉地低了低身子。

思量片刻,便如实回答。

“从始至终,他们俩一直待在卧房里。”

“谈话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不过,依臣下愚见,胡惟庸入仕以来,一直受到李相的关照提携,有着师徒情分。”

“李相身体染疾,做学生的前去探望,并不足为奇。”

朱元璋微微颔首,脑袋里却不知在想什么。

由于他出身贫苦,早年颠沛流离,尝遍了人间疾苦,内心磨练的似铁石一般坚硬。

驱逐蒙元,定鼎天下后,更是如愿以偿的坐上了皇位。

从那天开始,他就对手中的权力如瓷器一样爱护,小心翼翼,不许任何人染指。

打起十二分精神,像防贼一样防着。

如今,朝廷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以后的事情,谁能打包票呢?

没准哪天,忽然蹦出个赵匡胤第二,来一手黄袍加身,轻而易举的夺走他的胜利果实。

其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淮西派的领袖,他口中的在世萧何,现任中书省左丞相的李善长!

这家伙,身居丞相之职,位高权重,而且很有威望。

如果和朝中官员过从甚密,结党营私,待到羽翼丰满之时,对他会构成潜在威胁。

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

至此,朱元璋神情一变,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传咱的旨意,继续对韩国公府进行监视,片刻不得松懈。”

“稍有风吹草动,立刻禀报!”

毛骧领命,悄然退了出去。

“唉......”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做皇帝的难处,能堆满一座藏经阁。”

大殿上,朱元璋眼帘低垂,暗自神伤。

坐得乏了,刚要去后宫歇息片刻,就听外面脚步声响起,一贴身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陛下,刚刚韩国公派人送来一封奏书。”

“请您龙目御览!”

朱元璋闻言一怔,旋即停下脚步。

当看到奏疏中的内容,他不禁有些讶异,甚至不解......

李善长居然要辞官!

无非说自己年老体弱,不堪大用,请求告老还乡,还望恩准之类的话。

这老家伙,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眼下,大明江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人才。

而丞相,更是有统率百官,总览朝政的职责。

这么久不上朝,忽然就撂挑子了?

难道是以退为进,嫌咱之前给的封赏少了,想凸显出自己的重要性,多要点好处?

或者,还有别的企图?

一时间,朱元璋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其中的可能性。

按照他对李善长的认识,这不是个能清心寡欲,舍得放下手中权柄,甘愿做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高古之士。

相反,此人心胸狭隘,处处喜欢攀比,对想要得到的东西,一贯是只能多,不能少!

要不然,怎么会和刘伯温暗中较劲,针锋相对。

为的只是挣个头衔,看谁才当得起大明立国的第一文臣。

想了半晌,朱元璋有些拿不定主意。

要说李善长会主动隐退,回家养老,打死他都不信!

“不如......去问问咱妹子?”

“让她帮着拿个主意?”

这个念头一起,朱元璋闪身大步,赶奔坤宁宫而去。

他所说的妹子,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皇后。

两人起于青萍之微末,在郭子兴的帐下结为连理,多年来举案齐眉,荣辱与共。

朱元璋当了皇帝,自然不会喜新厌旧,冷落了结发妻子。

理所应当的封为皇后,共同进步!

普天之下,也只有马皇后才能降住朱元璋这头野驴!

朝中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她也能帮忙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堪称贤良典范。

自古以来的皇后,单论容貌长相,她并不如何出众。

可若是评价千古贤后,绝对能进前三。

而且,未必是第三!

更何况,大明的满朝文武,淮西勋贵,有几个没得过马皇后的关照?

毫不夸张的说,得罪了朱元璋,只要马皇后在,尚且有一条活路。

可若是得罪了马皇后,大概会招来同仇敌忾,群起而攻之,死得不能再死!

......

“妹子,难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升起?”

“李善长那老小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主动上表请辞,告老还乡。”

一进坤宁宫,朱元璋这个铁血帝王仿佛有了依靠,立马坐到发妻身旁,把疑问统统倒了出来。

“事起突然,咱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来你这儿来。”

“看看该如何决断。”

对此,马皇后并未立即发表建议。

而是轻轻挥动衣袖,屏退了宫女下人,给夫妻俩创造了相处的空间。

随后。

又起身离坐,倒了杯温热的茶水,放到朱元璋面前。

“重八啊,你在外累了一天,先歇歇脚。”

“什么事,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

虽然是些细碎的小事,但夫妻是否恩爱,感情是否和睦,从中便能看出一二。

等朱元璋喝了茶,吃了些点心,马皇后才不紧不慢的说。

“重八,咱打开天窗说亮话。”

“连我都没想到,李善长会主动请辞。”

“那可是随你打天下的臂膀,名列开国六公爵之首,如今又位居宰辅,是朝廷的顶梁柱。”

“他一旦走了,谁能担当大任?”

朱元璋听罢,从怀里掏出那封崭新的奏书。

“谁知道他抽的哪股邪风?”

“瞧瞧,多少天没见,都把辞官的折子送咱手上了。”

“我怀疑,那老滑头是故意给咱来这一出,吃巴豆喝凉水,没憋什么好屁!”

马皇后感到哭笑不得,拿起奏疏看了一遍。

“老实讲,我也吃不准他的用意。”

“或许真是年纪大了,心力憔悴,想过几天清闲日子?”

“依我看,如果他真的要走,你不如就顺水推舟,答应他算了。”

“共事多年,别把关系弄得太僵。”

朱元璋点点头,随着瞳孔中射出的寒意,表情微变。

“哼,真的自然最好!”

“他要是敢玩猫腻,咱绝不轻饶!”


“真是岂有此理!”

“让杨宪那个兔崽子坐了中书省头把交椅,还能有咱们好日子过?”

“子明兄,你得想个主意啊!”

“是啊,李相已经上表辞官,不问朝政,过几天就要离开京城,我们以后就全指望你了!”

酒席上,觥筹交错,纷纷大倒苦水,发泄着心头的不满。

并将目光转向了他们的主心骨,胡惟庸!

这些人,大多是李善长的学生,深受点拨提拔之恩。

而胡惟庸作为门下首席大弟子,自然和他们比较亲近,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听着同僚们的抱怨,他静静地端着酒杯,并未表明态度。

其实。

对杨宪的憎恨,没有谁比他更深。

两个都是自命不凡,眼高于顶的主。

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爬到自己头上,耀武扬威?

别说面子,里子也不好受啊!

从圣旨下达的那一刻起,他便卯足了劲儿,暗暗发誓,要搞倒杨宪,自己坐上中书省的头把交椅。

但明着斗肯定不行,朱元璋才四十多岁,眼睛又不瞎。

动静闹得太大,吃亏的多半是自己。

况且,杨宪刚升了中书省丞相,正春风得意,很多官员都向他靠拢,唯恐落于人后。

自己这边势单力孤,门庭冷落,硬拼很难有胜算。

当务之急,是迅速建立起威望,把关系好的聚到一起,形成同盟,才能稳住阵脚......

忽然,他脑海中浮现出恩师李善长的声音,随着嘴角勾起的笑容,顿时有了主意。

“诸位同僚,且让那杨宪得意一时。”

“咱们做的是大明官,又不是他杨宪的官,只要安分守己,做好分内的事,他又能怎样!”

此话一出,迅速提振人心士气。

酒桌上,和胡惟庸交情匪浅的人连连点头,并随声附和道。

“对!”

“那杨宪算什么东西?”

“他也配权掌中枢,号令百官?”

“把丞相的位置给他,还不如去路边牵条狗呢!”

又是一顿激烈的口诛笔伐,唾沫星子乱飞。

他们好像以为,只要用口水就能把讨厌的人淹死。

把人家说得一文不值,就真的一文不值了!

胡惟庸显然没这么幼稚。

只见他微微起身,目光平静地看着在场众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同僚们,比起和姓杨的斗气,还有件更重要的事。”

“再过几天,咱们的引路恩师,大明第一位丞相,就要告老还乡了!”

“扪心自问,李相这几年,对我以及在座的各位如何?”

话音刚落,立马有人开口。

“那还用说,李相对咱们恩重如山!”

“没有他,咱们还在学堂里钻研章句,白首穷经呢,焉能有机会立于朝堂之上!”

“若蒙不弃,我愿拜为义父!”

“没错,李相可是咱的恩人,真不知怎么报答才好......”

见众人口径一致,胡惟庸这才引出了后面的话。

“正好,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想必你们都知道,我和李相的关系,名为师徒,实则情同父子。”

“既然大家都感念他老人家的恩德,不如等他出城那天,大家一起去送送他吧。”

“也算咱们晚辈的尽一点孝心,诸位意下如何?”

在古代,这种尊师重道的表面文章,一般不会遭到反对。

何况是把四书五经奉为圭臬的读书人?

胡惟庸刚一说完,马上就博得了赞同。

“子明兄说的对!”

“咱们不能忘了李相的大恩,到时必须出城相送。”

“都说人走茶凉!”

“咱不能人还没走,这茶就凉了。”

“我也去!”

“也算我一个......”

看着眼下的局面,胡惟庸满意的笑了。

只要带头把这件事办好,他的威望才会随之上升,将这些人牢牢掌握在手中。

同时,也就有了对抗杨宪,成功上位的本钱。

未来可期!

......

翌日清晨。

天色微明,城门大开。

街道上静悄悄的,李善满心欢喜的,带着一家几十口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去往那素未谋面的故乡!

当马车驶出城门,他掀开帘布,回头看了一眼,心中莫名感叹。

“唉......”

“京城虽好,却不是久恋之家!”

“这一去,将成永别!”

处心积虑的筹划,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

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毕竟留下来,随时都会有危险。

老朱那个阴晴不定的家伙,没准哪天就倚疯撒邪,要杀两个开国功臣解闷。

老子......老子还是离他远点吧。

免得溅一身血!

等回到乡下,天高皇帝远,就算朱元璋有想法,又能把我怎么样?

他总不会和一介布衣平民犯难吧?

至于昨天在皇宫里,亲口许下的承诺。

例如朝中有事,只需诏书一封,定当誓死效命之类的话......只是随口说说,李善从没当真。

躲还躲不及呢,怎么还敢往前凑合?

从此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就当谁也不认识谁!

想让老子回来送死?

做梦去吧!

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回去后要入手多少亩良田,以及规划未来的蓝图愿景。

即使不当官了,老子也要励精图治,二次创业。

成为天下最大的农场主!

另一边,李善的两个便宜儿子,正蹲在马车上,像是霜打得的茄子,闷闷不乐。

他们实在舍不得繁华的京城,更舍不得自己的公子身份。

回家后,只能做个平凡的农夫。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活。

身份的巨大落差,短时间难以适应!

有几次,他们都想中途下车,偷偷溜回去。

可担心万一摔断腿,落下残疾,试了几次,最终没有下定决心......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朝会散去。

胡惟庸安步当车,满怀欣喜的赶奔韩国公府。

准备探听虚实,问老师何日回归故里,他好向亲信们透个气,到时组团相送。

可来到门前,这才发现,里面早已人去屋空,仿佛一夜之间,突然蒸发了似的。

里里外外找了一圈,别说人了,连条狗都看不到!

至此,原本就郁闷的胡惟庸,如今更郁闷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