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却反问道:“齐地会乱,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重点,臣想知道的是大王对项羽放弃关中有何看法?”
子婴点点头:“这个问题好。”
“按理说关中之地乃王霸之基,当天下分离时,若有人据有此地,只需一支强军扼守函谷关,便可效旧秦故事,据崤函之固,虎瞰关东,静看各地诸侯纷争,坐收渔利,成就帝皇霸业。”
众人皆是点头认可,子婴继续说道:“项羽入关时,麾下的嫡系部队仍是最初由楚怀王分派给他北上救赵的5万楚军,战力精良,冠绝天下,是他赖以争霸天下的根本。”
“巨鹿之战,也正是这些将士奋勇当先,呼声雷动,九战九捷,摧毁了秦军最精锐的长城军团20万大军,并慑服几十万诸侯联军,奠定了项羽的霸王之业。”
“可楚国还有楚怀王没有解决,项羽只有5万直系军队,刚刚又灭了关中二十万人丁,关中百姓恨他入骨。
刘季先入关中,楚怀王又不愿意废除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
“项羽当时根基不足,强行定都关中,很可能会被推翻!”
“只有项羽回楚国先解决了楚怀王,成为真正的楚王后,到时候再出兵攻打齐国,只要拿下齐国,那么天下大势就完全掌握在项羽手上。”
“楚国和齐国能够结成一体,燕国、赵国就完全在项羽的打击范围之内,可以轻易灭之。”
“所谓横向则秦,纵向则楚。
项羽是楚王,不可能走秦国横向路线统一天下,他只能够走纵向!”
“合纵得天下,关键点就在齐地,只要项羽拿下齐地,就能够对三晋形成包围局面。
只要攻破三晋,中原等于全部掌握在项羽手中,此时再度攻打函谷关,或者走武关,拿下关中统一天下,不过举手之劳。”
众人听的津津有味,特别是韩信,之前因为信息闭塞没想通的事情,现在全部想明白了。
萧何捋着胡须,心中默默推演子婴刚刚所讲,再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的扩张史,还真就是横向则秦,纵向则楚!
子婴压了口酒后继续说道:“除了战略层面上的考虑,项羽的性格和楚军处境,也决定了项羽不可能留在关中。”
萧何这时似乎接受了自己成为秦臣的身份,接过话茬:“正如大王所说,灭秦成功后,楚军将士们军心思归,实为人情之常。”
“项羽如果抛弃自己在楚地的根本,选择作为客军以关中平原为根基,必大伤这些将士之心。”
“项羽一直是身先士卒、每战必前,极得军心的主帅,也不能不顾及麾下将士的意愿。”
“所以他才会有“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之叹,选择还军彭城!”
子婴点点头:“世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但项羽并非不懂政治策略!”
“他可以为了情势需要,赦免秦军主帅、杀叔仇人之章邯,甚至封其为雍王。”
“为杜绝大秦死灰复燃可能,火焚阿房,屠戮三秦,令秦国王室贵族死无遗类。”
“从巨鹿之战到新安坑俘,超过四十万秦军将士性命的血海深仇,他没有任何可能再得到秦人拥戴。”
“所以,那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投机者“韩生”,以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土地丰饶,可以此为都成就霸业,献策不纳,便怒骂项羽“沐猴而冠”惨遭烹杀,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于其他诸侯来说,他们要的是恢复六国,绝不会同意项羽占据关中,在大秦的废墟上再建一个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