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有一个偏远的山区,那里山峦连绵起伏,如同一头头沉睡的巨兽,将这个小地方与外界的繁华隔离开来。
山间蜿蜒着狭窄的土路,每逢雨天,便变得泥泞不堪,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这片略显贫瘠的土地上,坐落着一个名叫陈家坳的小村庄,这里便是陈宇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陈宇的家,是一座破旧的土坯房,墙壁因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出现了一道道裂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生活的沧桑。
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每逢下雨天,屋内便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用来承接漏下的雨水,滴答滴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家中的陈设极为简陋,一张破旧的木桌,几条摇摇晃晃的板凳,便是一家人用餐和日常活动的地方。
卧室里,一张硬板床占据了大半空间,床上的被褥打着补丁,却被母亲浆洗得干干净净。
陈宇的父母,是这片土地上最朴实的农民。
他们每日天未亮便起身,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在那片黄土地里辛勤耕耘。
父亲身材魁梧,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那是生活艰辛的印记。
母亲则身形瘦弱,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她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从洗衣做饭到饲养家畜,无不井井有条。
尽管父母日夜劳作,但由于土地贫瘠,收成微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一直十分窘迫,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磨灭陈宇心中对知识的渴望。
在他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村里的孩子背着书包去学校,他的眼中便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他常常跑到学校的围墙外,听着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心中充满了向往。
父母深知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他们还是咬咬牙,将陈宇送进了学校。
陈宇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学校里,他总是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
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每一个字,他都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老师的声音和手中的笔。
课后,别的孩子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