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清楚,我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
每一天下班时,我的心里都涌上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逃离这个地方,去做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情。
但我从来没有勇气去采取任何行动。
“其实,我早就觉得我们大多数人,活得像是一种习惯。
你知道的,生活就像是一种惯性,做久了,连自己都不觉得不对了。”
赵琳似乎并不着急等待我的反应,轻松地继续道,“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那只能够自由飞翔的鸟?”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刺破了我内心深处的沉默。
我沉默了许久,才勉强开口:“你觉得,我们会像鸟一样飞出去吗?”
赵琳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谁知道呢。
也许是我们从未真正想过,自己能飞。”
那天的对话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赵琳的话似乎在我心里点燃了某种火花,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我的生活。
我开始感到厌倦,厌倦这种没有意义的工作、没有激情的社交、没有未来的梦想。
每当我再次回到家,面对父母期待的眼神,我开始感到更深的压抑。
父母从未对我的生活提出过异议,他们一直认为我过得很好:有稳定的工作,有不错的收入,所有的事情看似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可是,我心里却清楚,我早已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
我变得沉默寡言,内心的渴望被压抑得越来越深,而我越来越难以忍受这种束缚。
我记得那天晚上,和母亲通话时,她的声音像往常一样充满关心,却让我感到越来越沉重:“你现在工作也稳定,准备结婚的事也在考虑,生活一步步都在走上正轨,是不是应该放轻松点,不要总是想着那些没用的事?”
听到这些话,我忍不住叹了口气。
母亲总是这样说话,总是让人觉得自己像一只受束缚的小鸟,在她的眼里,自己一直在“走向更好”。
但她怎么会知道,我已经感到窒息?
我把电话挂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盯着窗外逐渐黯淡下去的天色,内心却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不想再这样活下去。
没有梦想,没有追求,只有随波逐流,迷失在这座无情城市的巨大机器中。
是时候改变了。
也许,赵琳说得对,“我们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