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完)第三篇《雨夜密语》雨夜的城市像被浸泡在墨水里,陈橙橙的红色雨靴踏过积水,溅起的水花在路灯下泛着冷光。
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凌晨1点27分,匿名短信里那句“林山路79号有你要的真相”还在闪烁。
作为《江城晚报》的首席调查记者,她早已习惯这种故弄玄虚的线索,但这次不同:发信人知道她正在追查三年前那桩悬而未决的“蓝湖女童失踪案”。
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时,腐臭味混着雨水腥气扑面而来。
废弃仓库中央的集装箱上,赫然摆着一个裹满保鲜膜的包裹。
陈橙橙用钢笔挑开缠绕的胶带,瞳孔骤然收缩——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日记,封皮上歪歪扭扭画着蓝色蝴蝶,与失踪女孩林小满书包上的贴纸一模一样。
日记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穿着白裙的小满站在游乐场旋转木马前,日期正是她失踪当天。
但诡异的是,照片边缘有半枚带血指纹,而木马背后玻璃的倒影里,竟隐约映出另一个戴鸭舌帽的身影。
“当年警方认定是单独作案……”她喃喃自语,指尖抚过照片边缘突然顿住——玻璃倒影中的男人左手戴着婚戒,与案件卷宗里记录的单身嫌犯特征完全不符。
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雨幕。
陈橙橙迅速将日记塞进防水袋,却在转身时踢到个金属物件。
捡起看清的瞬间,她浑身血液凝固:那是枚刻着“SW”字母的铜制校徽,属于小满就读的圣威国际小学。
而据她掌握的内部消息,这种校徽早在两年前就因“安全隐患”全面停用了。
次日清晨,陈橙橙在法医陆玩的办公室里将证物一字排开。
“保鲜膜裹尸案的手法。”
陆玩用镊子夹起校徽冷笑,“三年前那个凶手喜欢给受害者绑蓝色丝带,这个模仿犯倒是懂得升级。”
他指着显微镜下的照片倒影:“看到戒指内侧的划痕了吗?
这是定制婚戒的防伪标记,查全市珠宝店记录应该……”话音未落,陈橙橙的手机突然震动。
匿名彩信里是张模糊的监控截图:昨夜23点58分,戴着同款鸭舌帽的男人正往她公寓信箱塞信封。
她抓起外套就往门外冲,身后传来陆玩的警告:“小心玫瑰齿现象!”
信箱里的牛皮纸袋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