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我租下村里那几处闲置房屋和土地,热火朝天开启废品回收和旧物改造基地的建设。
施工队进场那天,村里比过年还热闹,老老少少都跑来看稀奇。
“林羽,你这真能行?
这么大动静,可别到时候打了水漂。”
张大爷抽着旱烟,一脸担忧地问我。
我笑着拍了拍胸脯,“大爷,您就放心吧!
我心里有数,肯定能让咱村跟着沾光。”
建设过程可不容易,各种问题接连冒出来。
先是施工材料运输出了岔子,供应商那边出了状况,说好的钢材晚了好几天才到,工程进度一下被拖慢了。
我心急如焚,天天往供应商那儿跑,电话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好说歹说,他们才加快了配送。
好不容易材料齐了,工人之间又闹起了矛盾。
两个师傅因为施工细节意见不合,差点动起手来。
我赶忙跑去调解,耐着性子给他们讲道理,分析利弊,好一番折腾,才让他们重归于好,继续干活。
在这忙乱劲儿里,也有不少暖心事儿。
李奶奶知道我忙得顾不上吃饭,隔三差五就给我送些自家做的饭菜。
“孩子,再忙也得顾好肚子,身体才是本钱呐。”
每次李奶奶把饭菜递给我,都满是心疼地念叨。
还有村里的孩子们,一放学就跑到基地来,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看工人们干活,还时不时给我递个工具,帮点小忙。
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基地终于初步建成了。
崭新的厂房,摆放整齐的设备,看着就让人振奋。
可还没等我松口气,新的难题又摆在眼前——工人培训。
收破烂和旧物改造看着简单,真要做好,门道可不少。
这些招来的工人大多是村里的大叔大哥,虽然干活儿踏实,但对专业技术一窍不通。
我四处联系专家,邀请他们来村里给工人做培训。
专家来了一看,直皱眉头:“基础太差,这培训难度不小啊。”
我只能陪着笑脸,求着人家多费心。
培训期间,我跟着工人一起学,遇到不懂的就问。
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学得我脑袋都大了,可一想到未来,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好不容易工人培训得差不多了,市场推广又成了难题。
我带着改造好的样品,跑遍周边城镇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