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照做就是了。
因为是入职第一天,王妈带我一起去接小孩。
首先是还在读幼儿园中班的梓杰。
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是个性格内向的小男生,他跟着王妈细声地喊了我一声“阿娣姐姐”,然后就牵着王妈的手安静地走着。
他估计是个慢热的小孩,相处久了就会熟络起来,没问题的。
接着我们又到小学去接读二年级的梓俊和读六年级的梓潼。
梓俊的性格很开朗,他主动拉着我的手咯咯地笑个不停。
梓潼很腼腆,她轻轻拍了拍闹腾的弟弟,然后双手扶着书包的肩带走在我们旁边。
回到家,梓潼就自己回房间关起了门。
我监督梓俊坐好在书桌前开始做作业后,就带最小的梓杰去洗澡。
男雇主在晚饭前一刻才到家,我便跟着王妈喊他“老板”。
经过了这慌忙的第一天,我的心才安定下来。
两个雇主话不多,三个小孩的性格也挺好捉摸的,我按照计划表走问题估计不大。
工作了两个月,我对三个小孩越来越熟悉。
大姐梓潼在生活、学习上都是最让人省心的。
只是我看她平时不怎么说话,也不爱笑。
接她放学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她不像别的同学那样三两成群、打打闹闹,总是一个人。
我准备跟她和欣姐商量一下,给她报工作室的小班和假期的夏令营,提升她的社交能力。
二弟梓俊则让人操心多了,他总是坐不住,吃饭的时候喜欢说话,在路上撒手就跑,而且不知道他是怎么在学校弄出那么多小玩意的,做作业之前总要捣鼓一番才肯安静下来。
不过我认为他已经上学了,学校里的规则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过几年就会正经一点。
三弟梓杰和我熟悉之后非常粘人,晚饭后我习惯整理家里一天的财务,他不看绘本也不玩玩具,就贴在我腿边。
所以每到周末我都带他到公园或广场,让他多跑动撒欢,正好能让他哥带着他。
欣姐总是“阿娣,阿娣”地喊我,我很难向孩子们解释这“娣”字的深意,想到他们常常提到的想去的乐园,便让他们喊我“迪迪姐”。
但除此之外,有一点我觉得特别奇怪,就是两个雇主都不怎么跟孩子接触,除了在餐桌上或出门刚好碰见,而孩子们也不闹着要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