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注意到前排考生的答卷上,“诏狱”二字故意写得歪斜。
他想起青衫书生断弦时的北斗图,鬼使神差地将“诏”字拆成“言刀”,“狱”字拆成“犬言犬”,合起来竟是“刀言犬言犬”——用江南口音读,正是“盗盐权”。
第二章·弓马迷局武试设在卢沟桥畔。
林砚之握紧竹弓,望着百步外的靶心,掌心全是冷汗。
他本是书香门第,因父亲被污“通倭”抄家,才流落市井学了些花拳绣腿,此刻全靠青衫书生留下的《射法正宗》勉强支撑。
“林公子,久仰。”
身旁传来阴柔的嗓音。
林砚之转头,看见个面白无须的考生,腰间挂着东厂腰牌——锦衣卫选拔竟有东厂的人掺和?
破空声骤起,三支箭矢同时命中红心。
林砚之这才发现,那东厂考生用的竟是“连珠箭”技法,而监考的锦衣卫总旗竟视若无睹。
“看到了吗?”
考生凑近,身上飘来龙涎香,“这演武场的靶子,都是会动的。”
林砚之这才注意到,靶心的红心每隔片刻便会偏移寸许。
他深吸一口气,模仿《射法正宗》里的“心意六合”之法,箭矢离弦的瞬间,竟看见靶心后方的柳树上,有个黑衣人正用镜子反射阳光指引靶子移动。
“好!”
箭矢擦着靶心边缘而过,却惊飞了树上的黑衣人。
林砚之趁机看清那人腰间的血手人屠刺青——原来武试考官中,竟有血手人屠的内应。
第三章·心试血案心试考场设在废弃的城隍庙。
林砚之踩着满地香灰,看见供桌上摆着十二具尸体,颈间都缠着染血的黄册残页。
主考官陆廷抱臂而立:“这些都是通倭奸细,你们要做的,就是从他们身上找出证据。”
考生们一拥而上,林砚之却注意到墙角的烛台摆成北斗形状。
他想起青衫书生的断弦琴,遂绕到供桌后方,发现香灰下露出半块石碑,刻着“洪武二十三年,锦衣卫埋骨处”。
“找到了!”
东厂考生举起一封密信,“里面写着...”话音戛然而止,他双眼翻白,七窍流血倒在地上。
林砚之嗅到熟悉的西域香料味,立刻屏住呼吸,只见其他考生也纷纷倒地,唯有三人心有警惕,退到了庙门附近。
“不错,能活到现在的,都有资格进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