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哺的婴儿,对光照有着急切的需求,若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之前为抵御小冰河期所做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林婉儿整日紧锁眉头,在房间里踱步,脑海中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不断思索着解决办法。
突然,一道灵光在她脑海中闪过 —— 银镜反应!
那是她在现代化学课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这个反应可以在物体表面镀上一层光亮的银膜,使其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
如果能利用这个原理制造出反光幕墙,或许就能解决农作物光照不足的问题。
林婉儿兴奋地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赵宇轩,赵宇轩听后,眼中也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婉儿,这主意太棒了!
只要能成功,肯定能帮大忙。”
得到赵宇轩的支持,林婉儿立刻着手准备。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困难。
首先,材料的获取就是一大难题。
制造反光幕墙需要大量的玻璃,在这个时代,玻璃虽已出现,但产量并不高,而且品质参差不齐。
林婉儿四处打听,终于得知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小作坊能烧制出相对优质的玻璃。
她毫不犹豫地派了得力的手下,带着重金前去采购。
同时,用于银镜反应的化学溶液调配也极为复杂。
林婉儿凭借着记忆,一次次尝试调配溶液的比例。
她守在实验室里,盯着那瓶瓶罐罐,眼神专注而坚定。
“这硝酸银的量似乎多了些,下次得减少一点。”
她一边记录着实验数据,一边喃喃自语。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林婉儿终于调配出了合适的化学溶液。
接下来,便是利用银镜反应在玻璃表面镀银的关键步骤。
她带领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操作。
“大家注意,一定要保持溶液的温度,动作要轻缓。”
林婉儿一边示范,一边叮嘱着工匠们。
然而,第一次尝试,由于温度控制不当,银膜并没有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实验失败了。
“别灰心,咱们再来一次。”
林婉儿鼓励着大家,眼中没有丝毫气馁。
就这样,他们一次次地尝试,不断调整操作细节。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他们成功了!
一块光滑的玻璃表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银,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块巨大的银色镜子,反光幕墙初步制成。
赵宇轩看着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