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景顾淮之的其他类型小说《爱已逝,恨难消(上)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仙界安猪拉北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的,更多时候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总是跟在我身后一边哭一边给我收拾烂摊子。她明明只比我大三岁,做起事来却妥善周到。李景曾不止一次的感叹过,我要是有崔玉一半的懂事,我就心满意足了。我被李景送去宫里的前夜,崔玉哭了一夜,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宫里是如何险恶,教我该如何保护自己……往事如烟,再见面,曾经爱哭的姑娘已经盘起头发,成了别人的阿娘。她见到我,没有半分意外,把我迎进了门。我接过她递来的茶,向她道谢,“多谢姐姐。”崔玉看着我,温柔一笑:“我知道你,总是要来的。”说完,不等我说什么,崔玉便转身进了里屋,再出来时,手里捧着一个匣子。她把匣子递给我,轻声道:“这是李将军命人送来的,他说,若你来找我,便将这个匣子给你。若是你没有来,便让我寻一个妥...
《爱已逝,恨难消(上)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我的,更多时候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总是跟在我身后一边哭一边给我收拾烂摊子。
她明明只比我大三岁,做起事来却妥善周到。
李景曾不止一次的感叹过,我要是有崔玉一半的懂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被李景送去宫里的前夜,崔玉哭了一夜,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宫里是如何险恶,教我该如何保护自己……往事如烟,再见面,曾经爱哭的姑娘已经盘起头发,成了别人的阿娘。
她见到我,没有半分意外,把我迎进了门。
我接过她递来的茶,向她道谢,“多谢姐姐。”
崔玉看着我,温柔一笑:“我知道你,总是要来的。”
说完,不等我说什么,崔玉便转身进了里屋,再出来时,手里捧着一个匣子。
她把匣子递给我,轻声道:“这是李将军命人送来的,他说,若你来找我,便将这个匣子给你。
若是你没有来,便让我寻一个妥善的时机,把匣子处理掉。
这座宅子,便是他给我的谢礼。”
“谨儿,他知道自己会死。”
崔玉语气哽咽,声线颤抖,说完最后一句话后,便哭的不能自已。
我却无暇安慰。
我打开匣子,看到里面的东西——一封信和一枚虎符。
我颤抖着打开信,映入眼帘的第一句就是:“出了皇宫,你就活不了了。”
“从小就是个倔脾气,真是枉费了本将军的一番谋划算了,你也不是能蜷起来活的人。”
“谨儿,别查了,去边关吧!”
“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有义、不忘有功之人。
本来这个人不一定是我,他的小青梅就挺合适。
可李景是大夏的镇国大将军。
屡战屡胜,为大夏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死之前,唯一的心愿,便是我这个名义上的女儿,能以[正妻之礼嫁给心爱的人]。
这个要求,顾淮不答应也得答应。
我是帝王有情有义的代表。
是他安抚有功之臣与武将,最有用的定心丸。
所以,我哪怕再对他不敬,他也不敢对我怎样,还得捏着鼻子封我为后。
顾怀握紧了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苏谨,来日方长,你以为李景这个护身符能保你多久?]闻言,我不屑的笑了,[如果李景的事与你有关,你知道我会干什么的……]3出冷宫已有数日,我还住在以往身为宫女时所住的芳菲院。
我知道,这是顾淮故意的,他没法明面上对我不好,就只能在暗地里给我使绊子,逼我向他妥协。
可我苏谨从来就不是一个能轻易妥协的人。
我是功臣之后,顾怀对自然得找一个借口安抚朝臣与百姓。
对外他说的是,朕感念皇后在微末时不离不弃,欲把天下的奇珍异宝都放进凤仪宫里,来显现朕对皇后的爱重,所以得先委屈皇后暂居于别殿。
话说的有理有据、冠冕堂皇。
哪怕他的心上人早已入住贵妃用的关雎宫,与他夜夜笙歌,世人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但足够恶心了,在平常人家,也没有正妻不过门,就先纳妾的规矩。
朝堂上自会有人帮我吵。
我也懒得搭理他这些不痛不痒的小动作。
现在最重要的是李景的事。
我先是向宫女、太监,打听李景带兵出征前的事儿,却没打听出什么。
昔日与我相熟的宫女太监已经被换掉,新人我不太熟,而他们对李景的事儿一无所知。
能做到这种事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皇帝,另一个是太后。
但我心里更加倾向于太后。
太后是个狠角色,在作为贵妃的时候,就能牢牢的把整个后宫抓在手里。
换掉一些知情人士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很快,我的猜想得到证实。
从前与我玩的好的一个小太监,趁夜色翻进了我的院子里。
他告诉我李锦在出征之前曾去过太后宫里,出宫时脸色惨白,神情恍惚,好几次差点走错路。
他之所以那么清
西总算是能入口了,我在冷宫的待遇也好了不少。
干活的人,便成了顾淮之。
刚开始,他还怨声载道,痛斥我作为侍女“在其位,不谋其职”,还把主子当奴仆用,巴拉巴拉。
我不听他的,直接端走自己的饭,让他住漏雨的破屋,吃发硬的馒头,自己面对到处乱窜的蛇虫鼠蚁。
那时的顾淮之,也才十六岁,平日里再怎么装得老成,也还是个少年人。
很快,他就忍受不住了,只能又眼巴巴的跑回来,向我求和。
我们关系的变化,就是因为一盘——莲花酥。
那盘莲花酥是贵妃宫里的大宫女端来的,顾淮之对着那个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姐姐没有防备,吃了一个。
念着我也喜欢吃莲花酥,他便将剩下的给了我。
巧的是,那天我刚好吃的很饱便没有吃。
过了一刻钟,顾淮之便满头大汗的倒在床上,随即喷出一口血来,把我吓得够呛。
我连忙嚷嚷着要去给他找太医,可守卫不开门,我也出不去,正急得满头大汗时,李景刚好派人来给我送东西。
我松了一口气,连忙告诉那人实情,让李景帮着找来了太医,这才把顾淮之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因为这件事,皇帝震怒下令严查,贵妃借机复宠,李景也因为救废太子有功,被封为平西将军。
之后,虽然顾淮之没有复位,但我们在冷宫的待遇好上许多,只是他又可以读书了,皇上还偷偷派了太傅来教他经史策论。
可顾淮之却日复一日的变得越来越沉默。
后来,李景凭借战功,地位越来越高,贵妃也重复盛宠。
我能感觉到我们在冷宫里与在外面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除了不能出去。
再后来,老皇帝病重,宣顾淮之侍疾,与他在殿里待了三天三夜。
等宫门再打开的时候,老皇帝殡天,顾淮之成了新帝。
我却并没能从冷宫里出去。
七皇子叛乱,李景带兵镇压。
朝局刚稳,吐蕃又进攻中原,李景临危受命去平定战乱。
我们连最后一面都未见到。
5我离宫那天是个难得的好天,万里长空,云彩丝都不见,像极了李景带我入宫那天。
我没有去那个气派的镇国将军府,而是甩开宫人偷偷去了我们曾经一起居住过的小院。
令我意外的是,小院里住着的是崔玉。
她是李景买来伺候
突然,他双眼猩红的瞪着我,“你就认定了,李景是我害的?
哪怕我现在告诉你,不是。
你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朕告诉你。”
“他是死在敌军手里,死在自己的狂妄自大。
他割下了敌军首领的头,就洋洋得意,没有防备,死在敌军的冷箭下。
主帅受伤,军队失去了指挥,陷入混乱,差一点就被敌军反扑,军队也因此死伤惨重……而他撑着最后一口气所说的,是请旨封你为后……没有丝毫顾及到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
这样的人,不堪为帅。”
“可朕为了你,将这个事实掩下,给了他体面,如他所愿封你为后。
可你呢……不可能。”
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道,“李景不是这种人。”
“呵,羽林卫亲自查出来的消息,你认为有可能作假吗?”
顾淮之气急,将手里的食盒扔在地上,“苏谨,朕看你是被李景迷了心了。”
说完,他一甩袖子怒气冲冲的走了。
我知道羽林卫,是只听命于皇帝的暗卫,他们个个本事了得,最擅长探查,但谁能保证他们查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利益足够大,谁又能保证暗卫会一直忠于自己的主人。
何况,像李景那种胆大心细、把兄弟当亲人的人,怎么会因一时的战功,就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卸去防备。
我看着食盒里散落出来的东西,是我从前最喜欢的莲花酥。
想起了在冷宫的日子。
冷宫的日子很苦,不仅什么都要自己做,还要防着别人来害你。
那时顾淮之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他的那些皇弟们也趁机落井下石。
所以,我们住的屋子是最破的,下雨时还漏雨,吃的饭也是馊的,衣服也要自己洗。
顾淮之还特别矫情,每天就知道伤春悲秋,还两天就要沐浴一次,衣物也是一天一换。
在这种折磨下,我对顾淮之那点爱慕之情很快就消磨的干干净净,渣都不剩。
等李景打通关系,来看我时,我整个人都已经瘦了一圈了。
我扑在李景的怀里哭,边哭边痛斥那鬼迷心窍的自己,求李景带我出去。
可进了冷宫又哪里是想出去就能出去的,在李景给了我一个“爱莫能助、自求多福”的眼神后,我就什么都懂了。
好在,在他的打理下,送来的东
端上来的茶,浅尝一口,咂吧咂吧嘴,把茶磕在桌上,发出声响。
打断了太后接下去的话。
我故意的。
太后眼里的不满由原先的五分变为了十分,她压着气问我,[可是哀家这里的茶不好,让皇后不喜?]我嘴上说着:[娘娘恕罪,臣女没喝过这么好的茶,一时喝不习惯,这才失礼了。]身子却没有半点动作。
将一个不懂礼数、一朝得势便目中无人的势力女演绎的淋漓尽致。
见此,太后黑了脸,[放肆!
李景就是这么教你的?][太后娘娘,息怒。]我对着太后扬起一个明媚的笑,乖巧美丽的样子,让太后一时都说不出其他斥责的话来。
我继续道:[说起来,我爹在临走的时候,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太后娘娘,臣女僭越,想知道我爹都与娘娘说了些什么?
可曾留下什么话臣女?]太后闻言,端着茶碗的手一抖,又很快太后恢复原来的表情,打量着我挤出一抹笑来,[将军无非是向哀家托孤,只是没想到,当日所言竟成了真。]语毕,还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做出一副感伤的样子。
只是那双美眸频频落在我身上,似是想弄清我到底都知道些什么。
我用浸染了姜汁的帕子抹了抹眼角,装出柔弱的样子,声泪俱下道。
[娘娘勿怪,你也知道,我爹就我一个孩子。][他为江山社稷而亡,我这个做女儿的,是既骄傲又伤心。][每每夜里惊醒,总是责怪自己,未能在他膝下尽孝……请太后娘娘成全,恩准臣女出宫,按规矩为他守孝三年,也算全了这十几年的父女亲情。]见我如此说,太后终于露出一丝真心实意的笑容。
她本就不想让皇帝娶我,如今我的一番话,正好随了她的心意。
只要我出了宫,一切就都有了转圜的余地。
而且如果我出了宫,要想处置我就简单的多,比如,病逝、通奸、被敌国的奸细刺杀什么的……到时候天下人可怪不到她们头上。
太后只是略一思索,便同意了我的请求。
也不再计较我之前的失礼,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的生动了起来,嘴角的笑意都快压不住了。
但面上还是一副悲伤的样子, [好孩子,哀家知道你孝顺。
只是你已被封为皇后,虽还未行过大礼,但终究是在天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