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地形,使用铁钉、铁锤作案,留下乌鸦羽毛与梵文纸片”。
远处传来周明宇的呼喊:“林砚之!
你给我站住!”
他合上笔记本,把棒棒糖塞进风衣口袋。
糖纸摩擦布料的窸窣声里,他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四年前的雨夜,他没能抓住凶手;三年前的雨夜,他失去了最爱的人;而现在,新的雨夜,新的符号,新的杀戮——这一次,他不会再让真相淹没在暴雨里。
当他转身走向黑暗时,衣摆扫过墙角的野蔷薇。
带刺的枝条勾住风衣下摆,留下道浅红的划痕,像道未愈合的旧伤。
而在他看不见的高处,某扇窗户的阴影里,有人正用望远镜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手指轻轻摩挲着腕间的银色手链,手链上,五颗刻着不同符号的珠子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第六颗珠子的位置,空着。
第二章·旧书与血契潮湿的霉味混着油墨香钻进鼻腔时,林砚之的指尖正划过书架第三层最里侧的牛皮封面。
书名《雾河异闻录》烫金字体已斑驳,版权页上印着“民国元年九月初版”,发行方是早已消失的“雾河书局”。
翻开泛黄的纸页,目录第三篇赫然写着“五芒星血祭案始末”。
1912年霜降,雾河市接连发生三起命案,死者均为独居者,心口插着生锈铁钉,现场留有“焚星印”——书中配图正是圆圈套五芒星,顶端延伸锯齿状火焰纹。
更触目惊心的是,第三名死者的尸检报告记载:“后颈皮肤下埋有银制符片,刻有梵文‘羯磨’,意为因果业报。”
“这本书不卖。”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拄着枣木拐杖,镜片后的眼睛在看清林砚之左眉尾的疤痕时,突然颤了颤,“您是林警官?
四年前在城中村……我现在是私家侦探。”
林砚之合上书,指尖无意识摩挲书脊上的烫金纹路,“您知道焚星印?”
老人咳嗽着指向墙角的玻璃柜,里面摆着半枚残缺的青铜镜,镜背铸纹正是五芒星缠绕藤蔓——与陈立夫后颈的纹身一模一样。
“民国那案子,最后抓了个疯道士,说要凑齐‘雾河五灵’,用活人血祭唤醒河底的……”他突然噤声,浑浊的眼球盯着林砚之胸前晃动的数码相机,“您最近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