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房也就是刘凯文的父亲操持着,但日后老夫人去世后,是要分家的。刘凯文的父亲纳了两房姨娘,陆陆续续嫡妻加姨娘,统共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姑娘。刘凯文在自己家排序第二,底下还有一个亲兄弟,和两个庶兄弟。这一大家子,吃饭的多,干活的少,家底子不如赵家厚实。日后分家,刘凯文是捞不到什么好东西分的,赵家这门亲一定不能退。
刘凯文知晓家中经济,若兰又长得标致,他十万个不愿意退婚。当着两房家长和媒人的面,拉着赵若兰的手信誓旦旦承诺学成归来就成亲,带她见识世间风物,不再分离。
赵家一家被刘凯文的真诚打动,不再提退亲的事情。赵小姐十八岁的时候,赵老爷感染风寒意外离世,没半年夫人又因伤心过度,也跟着离世。赵若兰带着嫁妆和贴身丫鬟,被刘家接过去住了。整个县城都知道赵小姐是刘家铁板饭钉钉子的准媳妇,对刘家接管赵若兰都觉得甚妥。
赵小姐便安心在刘家伺候准公婆,等待情郎学成归来。哪里知道,这一等前前后后五年,赵小姐从小姑娘拖成了老姑娘,同龄女子的孩子都打酱油了,才眼巴巴等来了刘凯文回国,也等来了退亲这场闹剧。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这刘凯文话里话外是省府秘书处的官员了,钟小姐是大学讲师,这一对璧人站一起人模狗样的,的确是很搭。
我回房躺在床上我细细想来,士可杀不可辱,这刘凯文既然变了心,便没有我在刘家死守着为刘家做牛做马一生的道理。
赵家在本地已经没了人,我留在本地没有任何意义。我知晓历史的进程和新中国必胜的结局,能投身到火热的革命年代,也是非常好的事情,思来复去打定主意要想个法子去省城才好。
想到这些,我便爬起来,瞧着夜也不算太深,当即就带着丫鬟准备找刘老爷刘夫人说清楚。
刚到刘老爷院门口,发现院门并未关好,里面的光亮都透出来了,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