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松赞干布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缺席你的婚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唐自开元开边,大兴募兵以来,有勇力的人鏖战陇右安西,博取功名富贵;有才学的人入幕帅府,执笔机要文字,参赞军务。全国上下人人尚武,无数的人为国家奋战数十年,方才有了今日的盛唐气象。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信仰。多少年来,西面、北面的露布报捷层层传递,直抵长安,将边地的喜讯传递给长安上下。而经过朝廷宰辅们的商议,对于边地将卒士吏的功名、赏赐又层层通传,发放到了每一个有功将卒士吏手里。长安是进献敌国俘虏,享受夸街的所在,长安不容亵渎!长安兴庆宫里,李隆基失魂落魄地瘫靠在桌案上,整个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长安……长安破了?”“长安……长安破了!”“……”他李三郎两次密谋政变,担着破家的风险,将脑袋挂在腰间,...
《视频通万朝,开局盘点十大武帝松赞干布李世民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大唐自开元开边,大兴募兵以来,有勇力的人鏖战陇右安西,博取功名富贵;有才学的人入幕帅府,执笔机要文字,参赞军务。
全国上下人人尚武,无数的人为国家奋战数十年,方才有了今日的盛唐气象。
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信仰。
多少年来,西面、北面的露布报捷层层传递,直抵长安,将边地的喜讯传递给长安上下。
而经过朝廷宰辅们的商议,对于边地将卒士吏的功名、赏赐又层层通传,发放到了每一个有功将卒士吏手里。
长安是进献敌国俘虏,享受夸街的所在,长安不容亵渎!
长安兴庆宫里,李隆基失魂落魄地瘫靠在桌案上,整个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
“长安……长安破了?”
“长安……长安破了!”
“……”
他李三郎两次密谋政变,担着破家的风险,将脑袋挂在腰间,终于将韦氏、太平公主的势力全部清除出朝堂。
他李三郎励精图治二十余年,终于慢慢组建起了一支支强横的新边军,为大唐开疆拓土,镇守四方。
他李三郎做了那么多,让大唐再次荣耀,最后却被一个胡人带兵破了大唐的国都,结束了大唐的盛世。
这场平叛长达八年,东都、长安都先后沦陷,那大唐还有未来吗?
李隆基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手造成了李存勖困居河东的人居然是他,居然是他为子孙酿下了无穷的祸患。
那他在后世青史上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呢?
是一手葬送了大唐的辉煌?
还是昏聩无德使得国家四分五裂呢?
在李隆基深陷自我怀疑中,万古春秋的奖励开始公布。
李隆基获得万古春秋武帝认证,特此颁下奖励!
红薯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土豆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玉米种子及种植手册一份。
棉花种子及种植、使用手册一份。
精确世界地图一份。
航海技术手册一番。
削去李隆基、杨国忠寿元三年。
密密麻麻的的奖励物品名录让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最后一个误国者的标配还是第一时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嬴政:“活该,不得不说仙人这次做得很合理,不过这红薯、土豆、玉米、棉花究竟是何物?还有这世界地图真的是囊括四海的地图吗?”
刘邦:“这些作物看起来应该是有利于大唐的,而这次奖励中唯一受损的人就是李隆基了吧……咳咳咳……”
刘彻:“唐人尚武之风不下我大汉,可惜不得其主,唐军四十多年的攻略在安禄山南下的那一刻尽数付诸东流!”
王莽:“朕重华夏而轻夷狄,四疆安定,百姓乐业,这武帝中朕势必有一席之位,我大新一定可以成为国祚八百年的强国。”
刘裕:“仙人为何没有给我们奖励这四物,难道是我们给的打赏太少了吗?”
杨广:“这四样仙物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朕也一定要搞到手!”
李世民:“这个李隆基既然已经得知了自己的功过,就少犯糊涂,否则要是让我知道了他是谁的儿孙,我非打死他父亲、祖父不可。”
“谢仙人!”
李隆基回过神来,双手冲着空中合十道。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意那三年的寿禄了,能够得到仙人的正面奖励已经让他颓丧的心境有所缓和。
在万古春秋没有点评他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千古明君,却没想到他治理国家的后半段出现了那么多的弊病。
他的昏政甚至一度动摇到了国本,这是他万死难推的罪责。
不过好在现在才是开元二十五年,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弥补、改善。
看着手里的世界地图,李隆基赞叹不已。
“原来西方不止有大食国,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国家……”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长安城未央宫。
一处宫阁里,刘邦止不住地咳嗽:“看来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就在他感叹时日不多的时候,万古春秋上跳出来一条通知。
风起华夏向你发出聊天群邀请,是否加入聊天群?
“聊天群?咳咳咳……这是什么东西?”
“不过既然是仙人的邀请,朕岂有不从之理。”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包括始皇帝在内的另外四个位面。
毫无例外,每一个人都选择了加入聊天群。
只不过现在聊天群正在禁言中,他们只能望着那灰白的输入框不明所以。
因为群主陈铭正在工商局跑手续,他准备办一个小的工作室,作为平时消磨时间的去处。
经过了小一周的考虑,本来就是外来客的陈铭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临安市发展。
打车回住处的路上,陈铭开始浏览临安市的别墅区。
认真地浏览别墅的价格、地段,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拥有一套不会有复杂邻里关系的独栋别墅应该是每个人的梦想吧。
从这方面讲,老王说得也没错,一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
而他现在却因为万古春秋的存在轻而易举地就实现了这一个目标。
感谢万古春秋,感谢列祖列宗!
回到住处后,陈铭趿拉着拖鞋躺到了床上。
将几个地段标在地图软件上,做好了日程安排后,陈铭便打开了万古春秋。
看到了五位帝王都已经加入了聊天群,陈铭又翻身起床,坐到了桌子前。
他将禁言打开,在屏幕下方便显示了一个时长为十分钟的倒计时。
李渊:“可憋死朕……我了,仙人?”
杨坚:“你怎么也在这里?难不成真的是你建立了李唐?”
李渊:“……”
朱元璋:“没错,李唐就是他李渊建立的。”
杨坚:“李渊,你个逆贼!”
李渊:“你听我解释……”
嬴政:“这么说你们都是后世的帝王了。”
朱元璋:“始皇帝好!”
李渊:“始皇帝居然也在,这个群果然有意思啊。”
杨坚:“李渊,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抢你表弟的皇位不觉得害臊吗?”
李渊:“……”
陈铭:“各位帝王,你们身处不同的位面,其他位面造成的帝位更迭已经无法更改,与其计较这些没用的东西,倒不如好好治理国家,使得国祚绵长。”
朱元璋:“仙人所说有理,没有想到真的有万朝的存在,每一个朝代都是一条独立的线,仙人果然鬼斧神工,造化夺天!”
陈铭:“如大家所见,聊天群的开启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到谩骂上。具体的时间限制请看底部的倒计时。”
嬴政:“仙人说得有道理,你们都是位于我大秦后世的帝王,难道对王朝更迭还没有基本的认识吗?
哪里会有不灭的王朝,大家都是做皇帝的,不要跟市井小民一样,咋咋呼呼的。”
嬴政毕竟是始皇帝,另外几个人还是给面子的,都乖乖地止住了话头。
嬴政:“仙人,我大秦传了几代,又是哪个不肖子孙丢掉了大秦的江山,烦请仙人告知?”
陈铭:“嗯……汉高祖难道没有在用万古春秋吗?”
大业五年(609年),东都洛阳皇宫。
杨广深深地怀疑自己是被李世民给针对了,几乎他用兵的每一个方向,李世民都有所涉及,而且似乎做得更好。
他捏着萧皇后的手,笑着自我说服道:“皇后,你别看他李世民生前这么地风光,其实在他驾崩了以后,他的儿子亲手丧送了李唐江山。”
“嗯?”
萧皇后捂着嘴问道:“怎么会?那李隆基又是……我懂了,怪不得李隆基会政变两次,原来还有这种因由。”
“我就知道皇后聪慧,一定能够猜到其中的的关窍。我现在倒是有点好奇李世民进群后,当他得知了这件事后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在杨广取笑李唐王室的时候,视频来到了过失部分。
西突厥内部左厢咄陆五部和右厢弩失毕五部连年征伐,分分合合,渐渐有了一统的趋势,终于在西突厥咄陆可汗手下再次归于一统,开始侵暴西域。
唐军虽然取得了遏索山、牢山之战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西突厥的问题,致使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渐渐坐大,在李世民驾崩后,成为了西方的大患。
司马炎:“果不其然,这些游牧部族实力微弱的时候就会投附中国,一旦等他恢复了实力,便会反叛,当真是狼子野心。”
李世民:“跳梁小丑罢了,如若他不吸取教训,明年就发兵灭掉他就是了!”
吐蕃身处西域、河西、陇右三地包围之中,一旦吐蕃想要走下高原,势必会与唐王朝一战。
虽然终李世民一朝,吐蕃在松赞干布的统领下没有作出逾矩的行为,但是在李世民驾崩后,吐蕃权臣噶尔家族开始用兵四方。
此后吐蕃侵入陇右,严重地威胁到了长安的安全,成为了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就这样还想向我大唐请婚,禄东赞,你做梦吧!”
李世民获得万古春秋武帝认证,特此颁下奖励!
红薯……
土豆……
玉米……
棉花……
精确世界地图一份。
航海技术手册一份。
奖励李世民寿元十五年,李靖、李勣寿元七年。
嬴政:“居然是十五年!这位李世民,我倒是真的想见一见了。”
杨广:“这俩大将怎么都姓李,莫不是李家族人。不管了,先记下了!”
奖励唐高祖李渊寿元五年。
李渊:“唉……虽然我本应该高兴,但是……”
盘点至第一名,群成员上限为25人,聊天时长为50分钟,请注意确认!
“是。”
聊天群再次升级、开放。
刘邦:“恭喜唐高祖!我代表我们老刘家给李老弟送上祝福。”
朱元璋:“恭喜,恭喜!”
李渊:“多谢,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嬴政:“这回总要把李世民拉进来了吧,还有这最后一位帝王会是谁呢?”
郭荣:“我不信还有能比太宗更能打的帝王了,而且排名又全部占满了,所以剩下的这位帝王是谁,我心里大概有数了。”
赵匡胤:“其实我也有主意了,不如世宗和我一起将这位帝王的都城位置写下。”
郭荣:“关中!”
赵匡胤:“关中!”
胡亥:“是谁啊?你们俩搞什么呢,有话就直说嘛!”
朱厚照:“此人消灭的国家数不下于太宗,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将郡县推行到全国的帝王。”
扶苏:“难道是……”
正当这些人在群里聊天的时候,万古春秋上风起华夏的账号再次发布了一条视频。
画面里黑色的旗帜迎风飘扬,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秦”字。
熟悉的男声再次响起,同时鎏金字体也再次出现在视频右侧。
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籓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项羽:“吞二周而亡诸侯,这不是……”
田横:“哼!”
张良:“这……这是在说秦……”
千古一帝:秦嬴政。
韩信:“恭喜陛下!”
蒙毅:“大秦万古!”
李斯、蒙恬:“大秦万古!”
嬴政获得万古春秋千古一帝认证,特此颁下奖励!
奖励嬴政寿元十五年。
红薯……
土豆……
玉米……
棉花……
精确世界地图一份。
航海技术手册一份。
随着最后一位帝王的盘点和奖励的发布,六国贵族都陷入了绝望之中。
千古一帝的认证外加十五年的寿元奖励,这代表着仙人对嬴政功绩的认同,更代表着他们复国无望了。
嬴政居然成了千古一帝,那他们这些想要复国的人还有什么希望呢!
而且根据原先的历史,灭掉秦国的是刘邦,而不是他们这些六国贵族。
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人复国的执念,他们始终不肯接受秦国的治化,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复国,但这一刻,复国彻底无望了!
“为什么?仙人为什么要肯定嬴政呢!”
“我要去咸阳,如果此生不能复国,我甘愿死在秦军的戈戟下!”
“大韩从今日起,彻底亡矣!”
“……”
视频并没有结束,而是出现了一个全屏滚动的总结。
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国家的和平安定绝对不是靠谈判谈来的,唯有以暴制暴,才能维持国家的安稳,给所有希望好好活着的人提供一个稳定的秩序。
这十一人分处上下两千余年,从大一统的秦汉,到纷乱的三国,到清谈务虚的两晋南北朝,到归于一统的隋唐,到武夫逞凶的五代,到局部一统的宋朝,再到恢复华夏的明朝。
他们每一位都有以暴制暴的志气,并且为之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今日表彰,以做榜样!
愿诸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精神不死,榜单不止!
自从上次评论区全面开放后,每次再发评论就多了一个按“发送”键的步骤。
越来越多人苟了起来,死活不发一条评论,评论区也就失去了发掘“人才”的作用。
李隆基看着不断刷屏的“陛下”二字,感觉自己已经生无可恋了。
“苍天呢,何故待朕这么苛刻啊!”
“……”
他直举起两手冲天发问,良久没有收到任何回应,李隆基只得硬着头皮接着看了下去。
“若是武惠妃尚在……唉……”
隋大业五年(609年),大兴城大兴宫。
“皇后,你说这个李唐真的是唐公建立的吗?”
萧皇后一边观察着杨广的表情,一边斟酌字句道:“陛下,这唐朝的北方既有突厥,又有契丹,而且它又定都长安。
这两千余年间恐怕也不会有这么碰巧的事情了吧……”
“嗯,皇后言之有理!”
萧皇后见杨广仍旧犹豫不定,心里松了一口气,连忙接着说道:“只是唐公毕竟是陛下的表亲,而且这万古春秋已经广泛存在于众多权贵手中。
如果此时杀了唐公的话,其他人未必不会心怀忧惧……”
杨广听得连连点头,他的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案,似乎还是难以下最后的决断。
不过他所顾忌的倒不是众口悠悠,毕竟如果他做事这么缩手缩脚的话,他也不会参与夺嫡,最后坐上了这九五之位。
杨广所担忧的是仙人的想法,如果他擅自杀掉了李渊,仙人会不会怪罪于他,甚至继续削减他的国运呢。
“李隆基一个昏聩到这种地步的帝王都能挤进前五,朕就不信了,要是朕全身心投入到治国理政上,朕会比不上李隆基!
不管这个李唐的‘李’是何‘李’,朕都要同他李家比一比……”
视频的背景音急促了起来,随着而来的还有过失部分的点评。
对于那些位于开元位面以前的人来说,他们此刻的心里充满了好奇。
威震陇右的哥舒翰到底打了什么败仗,导致声名扫地?
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的结局到底是什么?
镇守幽州的安禄山究竟有没有反?
李隆基好大喜功,肆意追求边功,所以大唐边将往往主动挑起边衅,甚至捏造罪名,诬陷附属大唐的藩国、部族,追求平叛灭国之功,以为进身之阶。
李世民:“像王忠嗣那样的名将还是太少了,边将一旦为了个人功名肆意挑起战事,那国家边地将永无宁日!”
开元二十七年后,安禄山开始坐镇幽州,在任上安禄山时常滥杀契丹降人,谎报军功,或者干脆将败绩掩饰成大捷。
嬴政:“李隆基仅仅想靠坐镇长安就能享受太平是不现实的,中国疆域辽阔,完全靠各地的守臣汇报,帝王哪里能尽知天下的实情,这也是朕西巡、北巡的原因。”
杨广:“糊涂啊,李隆基不但不约束安禄山,居然还将幽州放权给了他,简直就是失了智!”
李隆基:“唉……”
天宝六年(747年),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灭小勃律,回国途中顺手灭掉了朅师国、突骑施、石国。
石国向来富裕,高仙芝为了个人私欲,将石国灭国抢掠一番,引发了众多周边国家的忧愤,几年后便爆发了怛(da)罗斯之战。
天宝九年(750年),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南诏王室,导致南诏阁逻凤起兵叛乱。
唐军主帅鲜于仲通又不许南诏请和,致使南诏投附吐蕃,鲜于仲通、李宓先后率兵南下平叛,两次用兵南诏唐军死伤无算。
杨广:“太愚蠢了,苛待这些属国可不是上国该做的事情!”
李世民:“李隆基这都用的什么人啊,硬生生地将属国逼到吐蕃一方,朕看这小子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大唐迟早要败在他手里。”
郭荣:“这也是朕愿意给赵元朗一次机会的原因,像元朗这样既能统兵作战又能镇抚一方的大将实在是太少了。”
李隆基用人不明,所征用的平叛将领多恃勇轻进之辈,而任命的边地守臣又往往贪鄙无德,导致幽州、朔方战区唐军胜少败多。
开元二年(714年),为重新经营营州,李隆基派薛讷率兵北上,薛讷不听杜宾客良言,执意进军。
此役唐军中契丹埋伏,前军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天宝十年(751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兵六万,大败于契丹人之手,军队折损殆尽。
李世民:“朔方和幽州果然取得的战果一般,甚至损失更多一些。
又是安禄山,堂堂大唐难道没人了嘛!”
李隆基:“我就知道……”
李隆基赏罚不公,对于边地的叛乱、战败往往滥杀无辜,而放过真正的罪人。
开元二年,薛讷征讨契丹战败后推卸责任,导致崔宣道等八人被处死。
后突厥毗伽可汗即位后,开始招诱河曲突厥降户北归。
开元四年(716年),李隆基不听王晙将突厥降户移民安置的方略,又擅杀了收起突厥降户弓矢的张知运,反而饶过擅自将弓矢发还给降户的姜晦。
姜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使得河曲降户除了三千余人被王晙斩杀外,大半顺利北归。
开宝二十七年,幽州胡将擅自兴兵讨伐契丹再次兵败,幽州守臣张守珪被贬,安禄山升任幽州副节度大使,自此幽州进入安禄山时代。
司马炎:“果然胡部自古以来就叛服不定,时常对边地造成祸患。”
杨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隆基不听王晙之言,又擅杀功臣,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昏君!”
李世民:“一个薛讷,一个安禄山,简直就是常败将军!”
李隆基:“朕……唉……”
李隆基在幽州战区意图维持现状,不思进取。契丹、奚部两蕃叛则讨之,而唐军经常大败,两蕃未必畏惧;两蕃降则抚之,而两蕃又毫无怀恩之心。
在这种赏罚不明,威信不立的经略下,契丹、奚部始终未曾归心,时常挑起叛乱。
宰相、边将之间矛盾重重,屡屡因为个人私怨而败坏军国大事。
开元二年,薛讷率兵讨伐入侵吐蕃军,因众将嫉妒王海滨战功,按兵观望,导致骁将王海滨孤军战死。
开元八年,唐军组织蕃汉大军北伐后突厥,由于唐军各路矛盾重重,最终只有拔悉密一部北上,拔悉密部被后突厥击溃、俘虏,后突厥军势复振。
杨广:“抗突厥先锋拔悉密就这么完蛋了!”
李世民:“……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呢,大唐的威名都快让你们丢完了!”
李隆基:“朕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好差劲啊,这也有错,那也有错!”
唐军中蕃军立场摇摆,往往阵前倒戈,导致唐军腹背受敌。
开元二十一年,唐军携奚部攻打契丹权臣可突干,由于奚部阵前哗变,外加后突厥参战,万余唐军几乎全部折损。
天宝十年(751年),唐军与大食国、石国等国联军于怛罗斯交战,由于葛逻录部兵阵前叛变,唐军战败,大宛都督府以南羁縻州府纷纷脱离唐朝。
司马炎:“我就知道,蕃人不可信!”
李世民:“这一出出的简直就像是一场闹剧,白白丧送我大唐的将士!”
李隆基偏听偏信,妄图用安禄山平定契丹、奚部,最终使得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下聚集了大量的胡将、胡兵。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叛军破东都、潼关、长安,此次叛乱长达八年,唐军、叛军交战,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此后,唐廷抽调陇右、河西、朔方等地兵马勤王,吐蕃趁机出兵,自此吐蕃纵横陇右、河西走廊,难以压制。
嬴政:“长安不是大唐的都城吗?”
刘邦:“咳咳咳……咳咳咳,这是什么情况?”
刘彻:“这才多长时间啊,朕居然看到了三个国家被攻破都城,一个晋朝、一个宋朝,还有一个唐朝……”
曹操:“这不就是唐朝版的董卓吗?”
司马炎:“这唐朝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它就是再厉害不还是被人破了都城!”
刘裕:“安禄山是胡人,任用的部下又有不少胡将,这难道又要上演一次五胡乱华吗?”
杨广:“昏君,放任安禄山坐大,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李世民:“什么,长安居然被人攻破了!这怎么可能!
从幽州一路南下,有河北诸府州,又有黄河天险,洛阳也是四塞之地,潼关更是天下雄关,李隆基居然就这么任由叛军打进了关中!”
李隆基:“这……这……”
大唐被叛军攻陷了长安简直就是一记巴掌狠狠地打在所有唐人的脸上,将他们的骄傲踩到了泥土里。
同时,李隆基的许多过错又何尝不是他们这些将相的过错呢,因此能够看到万古春秋的各地守将纷纷请罪、表忠心。
王忠嗣:“陛下,臣就是死也不会让叛军直入长安的!”
张守珪:“陛下,臣这就将安禄山给剁了!”
牛仙客:“陛下,臣愿意为大唐死战……”
“……”
当这些群成员正在谋划着给自己编纂一部演义的时候,陈铭正在验收这波视频盘点的成果。
万古春秋的第一笔大额打赏来自杨广的四颗随珠,价值八百万春秋币,按照10:1的比率,可以提现八十万软妹币。
之后随着视频榜单的逐步盘点,来自各个位面的打赏也逐渐多了起来。
等视频盘点到第八名的时候,后台统计的打赏收入已经达到了十亿春秋币。
这其中他一共支出过四笔,两笔是自己的生活费,另外两笔则是赏赐给宋哲宗赵煦和汉末群雄位面的兑换物品支出。
赏赐给赵煦的是河西马种马三千,价值四十五万,河曲马种马三千匹,价值三十万,河东马种马三千匹,价值三十万,合计春秋币一百零五万,折算成软妹币10.5万。
赏赐东汉末年四位群雄的是棉花种子以及配套书籍,价值十万,红薯、土豆、玉米分别是一百万、一百万、八十万,合计两百九十万,折算成软妹币29万。
等视频盘点至上位榜的最后一名时,由于大量位面的帝王、名人打赏,账面上的金额已经突破百亿。
而随着刘彻、刘秀、朱元璋、李世民、嬴政的轮番上榜,如今收到的打赏金额已经过了两百二十四亿,折算成软妹币为22.4亿。
也就是说,如今的陈铭已经从各种意义上实现了财富自由,即使他以后不工作,他也能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即他提前进入了退休状态。
出租屋里。
陈铭两手搭在围栏上,朝着窗外望去,精神状态异常地放松。
此时临近六点,马路上下班回家的市民来来往往。
“想什么呢……”
他轻轻地扇了自己一巴掌,收起了感慨的情绪,又坐回了椅子前。
开始为他的聊天群继续拉人。
聊天群虽然完全开放了,群成员数也不受限制了,但是他也不能谁都拉进来,要确保每个进来的人都有各自的阶段意义。
比如有些人曾是武帝榜单的候选者,比如有些人和他下一期的视频盘点息息相关,再比如某个人的争议很大。
……
靖康二年(1127年),东京城沦陷后,赵家皇室某人即位,在大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收拾下,宋军终于遏止住了金军的攻势。
但是此人为了议和,却不顾抗金的大好形势,杀害了岳飞等人,做出了让金人快意的荒唐之举,此人也被后世笑称为完颜构,请问此人是谁?
甲:赵构。 乙:赵楷。
“完颜构……这是何意?”
此人弑兄杀弟……
甲:李世民。 乙:李建成。
“朕就知道朕的身后事里少不了这一说……”
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生前享受一人登极,死后留下无字碑……
甲:武瞾。 乙:武曌。
“无字碑吗?这倒是不错,朕就是要坐在这个位置上看一看天下,治一治国家,这些身后事与朕何关!”
此人夺取了侄子的皇位……
甲:朱樉(shang)。 乙:朱棣。
“夺了就夺了,难不成朕当初被逼死在北京就于国有利了!朕一定会证明自己比朱允炆更适合做大明的皇帝!”
此人喜欢作诗,在名作上留印……
甲:爱新觉罗·弘历。 乙:爱新觉罗·福惠。
“武帝榜上居然没有朕,这绝对有黑幕,这次拉朕入群难不成是为了向朕告罪吗?此情此景,我倒是想吟诗一首……”
赵构加入群聊。
李世民……
武曌、朱棣、爱新觉罗·弘历加入群聊。
爱新觉罗·弘历:“这武帝居然没有我大清,仙人排的这个榜单绝对有问题!”
李世民:“大清,这又是哪个朝代?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爱新觉罗·弘历:“你是李世民?你当然不可能听说过我大清,我大清解万民倒悬,入关替中原百姓解决了闯贼,为朱明报了血仇。
如果说你们这些前朝武功昌盛,那我大清绝对不弱于你们任一一个朝代。”
李世民:“你小子好狂啊,话说你小子怎么名字是这种形式,莫非清朝是胡人王朝?”
朱棣:“替朱明报仇?这么说你是位于我大明后的朝代了。”
爱新觉罗·弘历:“想不到明成祖你居然也在这里!不错,你们明朝压迫百姓过甚,最后被李自成给灭掉了,我大清入关替你们解决掉了这些义军。”
朱元璋:“呸!你又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居然如此大言不惭!”
朱祁镇:“你是蒙古人?”
朱厚照:“明年我一定亲自带兵北上,清理一波你们蒙古王庭!”
嬴政:“这是第几个一统的胡人政权了?后世的王朝有些掉份呢!”
胡亥:“名字这么长,肯定不是个好人!”
刘彻:“这老朱家的后代真是有点差劲啊,居然被胡人夺取了天下。”
王莽:“胡人亡我之心不死!”
司马炎:“没错!”
爱新觉罗·弘历:“你们人多了不起啊!论疆域之盛,你们哪个比得上我大清。
我大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解决蒙古诸部的王朝,除此之外,论改土归流我大清也比你们任一一个王朝进行得更全面。”
李世民:“这位小兄弟,你这话是不是有点太自得了。再说了,你就是说你清朝是处在历代王朝的巅峰,我们也不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就随便你怎么说了。”
李隆基:“就是,太宗说得对!”
郭威:“太宗此言有理。”
朱棣:“你是哪个蒙古部族的,说来听听!”
爱新觉罗·弘历已被群主修改为“乾隆”。
王莽:“群主,快来治治这个小子,简直了,居然比我还能自吹自擂!”
陈铭:“他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也没错,但是在疆域这个问题上,他明显把元朝给划掉了。
还有,对西北、西南、北部等部分地区的开拓从来不是一个王朝就能够完成的,他夸大了清朝的功绩,完全抹去了以往朝代的功劳。”
乾隆:“那仙人……群主你为什么没有将我送上榜单呢?”
陈铭:“那你是觉得自己比上位榜的前四名能打,还是比下位榜的前三名能打呢?”
乾隆:“我觉得我拿个第五或者第六就挺合适的,起码我比李隆基更合适。”
陈铭:“你要是知道后世对你的评价你就不会这么想了,不过你和明成祖确实是榜单候选人,距离登榜只差一步。”
“……”
当是时,淮河以北主要是刘福通统领的东系红巾军主力和元朝对峙,作为北方抗元的主力,刘福通部同支持元廷的军队进行了好一番厮杀。
而在南方,以徐寿辉、彭莹玉为领袖的西系红巾军主力率先建立了天完政权,积极反抗元廷。
此外,全国各地仍有芝麻李、布王三等或打着红巾军旗号、或各自为战的势力先后出现,整个天下再次陷入了混战中。
看着地图上荆襄、淮河南北到处都是打着红巾军旗号的义军,秦、西汉位面的各位王侯将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们没有经历过白莲教等以宗教教徒为起义主力的平民起义,所以,面对红巾军的大好形势,他们普遍的感觉不是高兴,而是害怕。
害怕这种谶语加宗教的起义危害到自家的统治根基,尤其是王莽。
嬴政:“白莲教,红巾军,这白莲教当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胡亥:“天完政权,好奇怪的名字啊。天完,天完,难不成是大元迟早要完?”
扶苏:“说得也有点道理,不过你小子这都能看出来!”
王莽:“予必须限制符命了,否则国内要是出现一个所谓的“黄天已死”的宗教,那大新岂不是要完蛋了!”
在不断地带兵四处攻略后,朱元璋逐渐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奇袭和州,开始独立发展。
此后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逐渐消化了郭子兴的势力,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方豪强。
同年,朱元璋夺取采石、太平,又派兵分取溧水、句容等地,从南线威逼集庆,故金陵城。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先后在江宁、蒋山击败元军,就此夺下了东南重镇——金陵城。
视频在用地图展示朱元璋进军的路线时,同时也分出了一块区域用三维地理图展示了金陵优越的地理位置。
刘彻:“此地西、北有大江阻隔,其他方向又有山势屏障,确实是一块建立功业的根据之地。”
李治:“朱元璋又是一名开国雄主啊!”
朱祁镇:“太祖威武,大明威武!”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派徐达、汤和向东攻取镇江,邓愈攻打广德,攻下这两地后,扩展了金陵的左右两翼。
同年,朱元璋进吴国公,正式开始建立制度,规范手下军政体系。
嬴政:“朱元璋此人倒是有心性,朕观王朝末年群雄并起,都是直接建元称帝的,很少有会从公侯起头的。”
至正十七年(1357年),号称复兴大宋的东系红巾军主力刘福通派兵分三路进行北伐,在汴梁光复后,刘福通携小明王韩林儿迁都汴梁。
李存勖:“这不是汴州城嘛,还有他们这些人自称要复兴宋国,可宋朝的君王不是姓赵吗?”
赵匡胤:“我赵家不是被金人给破灭了嘛,这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元朝呢?”
至正十七年到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采取东进南下的方针,一路攻城拔地,消灭了浙江的元军,逐渐压制住了东面的张士诚部。
此时,朱元璋的西面是挟持了徐寿辉的陈友谅部,南部是效忠元朝的陈友定部,东南是自成一派的方国珍部。
面对周围的强敌,朱元璋采取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积极建设治下州县,以待时机。
曹操:“看看,这才是成事之主的胸怀,蜜浆王好好学习学习。”
董卓:“哈哈哈哈,蜜浆王,好称号!”
袁术:“魏王,你就别想那些破事了,还是把种子给我留好,本将军势必会拿下董卓的首级!”
董卓:“……”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的建议,定下了先陈后张、各个击破的方略,朱元璋的吴军和汉王陈友谅的汉军进入了战略决战中。
应天之战。
陈友谅率领舟师东进,攻打朱元璋,当是时,汉军舟师有百余艘巨型战舰,数百艘战舸自采石而下,声势震天。
胡亥:“后世的王朝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打水战了吗?几百艘战舰,这得有多少水军啊?”
嬴政:“扶苏,你说呢。要是你,你会怎么应对汉军的舟师?”
扶苏:“启禀父皇,蒙将军和韩司马一致认为,既然汉军的水军强横,则莫如引导他们登岸作战,这样汉军便失去了巨型舟船之利。”
嬴政:“嗯,他们说得有理。这后世的战法、武备果然有了新的变化。
周时是车战加步卒,战车占据了主要地位;到了大秦攻赵时,赵国的骑兵就屡屡显神威了,没曾想后世的水战也远非我们所能想象的。”
面对汉军强大的水军,朱元璋采取了诱敌深入的计谋,令部下康茂才诈降吸引陈友谅进军金陵,有效地降低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联合风险。
胡亥:“两军交战中有人投降这种事谁会信啊,反正我不会信,扶苏,你信吗?”
扶苏:“……”
嬴政:“你为什么不信会有人投降这件事?如果有内应的话,可以有效地减低我军伤亡。”
胡亥:“假使汉军像我秦军一样威武,那么又何须降人做内应呢,全军直接推过去就行了。”
嬴政:“……高估你了!”
陈友谅默契地率军登陆,又默契地进入了吴军的包围圈,等到汉军进入预设的战场后,一时间伏兵四起,汉军被两面夹击,军心大乱。
刘邦:“这人居然也配称汉王!”
刘秀:“这算是元末版的运输大队长了吧。”
朱厚照:“这个蠢材,真应了那句没有船,没有炮,敌人就给我们造。”
此战,汉军被俘虏了两万人,战死者、溺死者以万计,汉军战船大部分为吴军所得。
胡亥:“有的人是越打越强,有的人是打一次送一次武备!”
朱元璋采取了攻抚并用的战略,大肆夺取陈友谅控制的城池,招降汉军内部对陈友谅不满的军将,有力地削弱了陈友谅的势力。
嬴政:“堂堂一个汉王居然没有打赢一介吴国公,真是有意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