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沮丧,进一步加剧了她的抑郁情绪。
秦宇在认识到苏瑶的自私善妒的性格后,选择了冷漠和苏远的态度。沉默寡言成了她自我保护的盔甲。她不再愿意与人交流,不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她害怕别人的目光,害怕那些背后的议论和指责。她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用沉默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但这也让她感到更加孤独和隔离。
秦宇对她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他开始意识到苏瑶的变化,但他却选择了逃避。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宁愿在公司加班,也不愿面对家中的压抑气氛。他与苏瑶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秦宇的逃避让苏瑶感到更加绝望,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苏瑶的心态变化,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世界的崩溃和混乱。最初,儿子的出生带给她无尽的喜悦和希望,她将所有的爱和关怀都倾注在这个新生命上。然而,随着秦宇回家的次数和时间越来越少,她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抑郁和压力的双重打击下,苏瑶的情绪变得愈发不稳定。她开始将对秦宇的不满和对生活的失望,慢慢转移到了无辜的儿子身上。每当秦宇晚归或者对她冷淡时,她的内心就充满了愤怒和无助,而这些负面情绪,最终化作了对儿子的抱怨和指责。
儿子的哭泣和求助,本应是触动母亲心弦的最柔软的部分,但在苏瑶心中,这些声音却变得模糊和遥远。她的心灵已经麻木,对儿子的哭泣仿佛失去了感知的能力,她的眼中再也看不到儿子的无助,耳中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喊,只有烦燥和暴怒。
随着苏瑶情绪的恶化,她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极端。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她甚至会对儿子动手,而这种行为之后,她又会被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所淹没。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她仿佛被困在一个无法逃脱的恶性循环中,无法停止自己的行为。
儿子的眼神中开始流露出恐惧和不信任,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不再像以前那样寻求母亲的安慰。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