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机屏幕。
和林小雨的聊天记录停在今天早上——她最后发来的那条消息还带着愤怒的余温:“你设局试探我?
简宁,我真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我本该觉得痛快,可胸腔里却像塞了一团湿棉花,沉甸甸地堵着,连呼吸都变得费力。
窗外,霓虹灯在雨水中晕染成模糊的色块,像被稀释的颜料。
我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我和林小雨也是这样坐在窗边,分食一碗热气腾腾的关东煮。
那天她把自己的围巾裹在我脖子上,笑着说:“借你戴一会儿,下次记得还我。”
那条围巾,她后来再没要回去。
-----------------半年前·深夜便利店林小雨把最后一颗鱼丸夹到我碗里,鼻尖冻得发红:“快吃,这家汤底超鲜的!”
我低头喝了一口,热气熏得眼眶发烫。
那天我刚被主编当众批评,躲在公司楼梯间哭了半小时,而她不知怎么找到我,硬把我拽来便利店。
“职场PUA而已,别往心里去。”
她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下次你就说‘这个方案需要更多数据支持’,把锅甩回去。”
我忍不住笑了:“你怎么懂这么多?”
“因为我是你的军师啊。”
她眨眨眼,突然凑近,“不过军师是要收报酬的——下个月时尚盛典,帮我搞张入场券?”
当时的我,只觉得她坦率得可爱。
-----------------雨声渐大,我打开抽屉,翻出那条被遗忘的围巾。
羊绒质地依然柔软,只是角落里有个不起眼的线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勾破的。
我忽然意识到,那些我以为的“温暖时刻”,或许都带着精心的算计。
关东煮是为了入场券,深夜安慰是为了职场经验,就连那条围巾——我后来才知道,是品牌方送的样品,她根本不喜欢那个颜色。
可记忆是有温度的。
即使知道真相,我仍然记得鱼丸的热气扑在脸上的感觉,记得她手忙脚乱给我系围巾时冰凉的指尖。
手机突然震动,是同事发来的消息:“听说林小雨在找新工作?
刚看到她和《都市周刊》的人吃饭。”
配图里,她穿着那件我陪她挑的米色西装,笑容明媚得像从未经历过今早的对峙。
我关上屏幕,走到洗手间用冷水冲脸。
镜中的自己眼眶发红,